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 >文章

库存700万米丝毫不慌,面料企业:凭什么差距这么大?

2020-12-01

标签:纺织,面料

 

今年纺织面料行业可谓多灾多难,在疫情影响下,所有纺织产品出口都受到了沉重打击,依赖外贸出口的企业尤为感到寒风刺骨。

 

“我们主要是做的户外功能性面料,主要是出口到东南亚。今年行情不好,我们做订单比较谨慎,都是先定金再生产,截至目前销售额只有往年一半,利润也下跌的严重。”


 “我们是一家织造企业,主要做的都是涤塔夫、春亚纺。不直接做贸易,但我们的客户不少都是做外贸,他们今年订单减少,我们销售额相比往年也下降超过6成。”

 

减少、下跌基本是今年纺织面料市场的常态,但即使这样市场上依然能够听到订单好到爆的消息,或者说受行情影响不大,与往年基本持平。

 

据一家牛津布生产企业负责人介绍,他们做的都是户外用品,尤其是帐篷特别多。目前他们内外贸都做,外贸大概占比1/3。今年上半受到疫情影响,整体贸易额降了30%左右,但是下半年行情迅速好转,目前已经与往年持平。为了满足向眼下客户需求,织厂早已满负荷生产,每天20万米产量,成品仓库更是700万米现货牛津布,供客户随时调取;同时为了应对客户颜色要求改变,甚至在3家染厂每家提前进仓100万米坯布。


不仅是这家企业状态很好,市场上类似的企业还有很多。一家专业的家纺企业,在今年也走进了发展的快车道。出口的家纺产品在今年达到了30%的增幅,销售额更是一举突破5000万。

 

同为纺织人,也同在一个市场做面料,甚至也都与外贸出口有联系,那为何订单会出现如此分化呢?

 

适用产品不同

 

通过仔细分析可以发现,今年受到疫情影响最最大的纺织企业,他们的面料产品无一例外的都是主要用于做服装的。反之那些受疫情影响很小,甚至在今年大幅上涨的企业,都与服装产品关系不大。

 

涤塔夫、春亚纺、仿真丝等等这些服装类面料,往年来也一直都是面料市场的绝对主角,而帐篷面料、家纺面料、包装面料等似乎一直是市场上比较小众的产品。为何这些产品在今年能够逃脱淡季行情,而服装只能大幅走跌。

 

面料

 

使用目的不同

 

服装的功能早已突破了“保暖遮羞”的作用,社交的属性越来越明显。近些年来对服装的追求也越来越复杂,时尚、个性、新潮等等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。但总的来说衣服给人的感觉不在是为了自己而穿,而是为了穿给别人看的。

 

疫情之下封城、锁国的措施让很多社交活动陷入了停滞,各种旅游、聚会、聚餐的机会大大减少。这自然也让绝大多数消费者失去了展示自己新买服装的机会,必然也会使消费者失去不断购买新衣服的欲望。

 

而非服装类产品大多没有展示、炫耀的功能,还停留在实用方面。既然要用,那就是刚需,不太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影响。另外类似家纺类,反而会因为人们长时间在室内停留,而加速更新换代。

 

面料

 

销售渠道不同

 

服装与非服装类产品的销售渠道还是有很大的区别。服装产品主要是在各个服装门店,而非服装的产品销售大多都是在超市、卖场等,或者是类似包装类面料主要是依靠在其他产品上销售。

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,服装的主要销售途径,线下门店受到了沉重打击。这大半年来各种品牌厂商关店、停业的情况非常多。这类销售企业数量减少,一方面会减少终端采购需求,另一方面也严重压缩了服装销售渠道。

 

而非服装面料产品依赖超市、卖场,反而因为疫情大肆发展。大量的消费者需要通过这些场所购买生活用品,这些超市、商场人流量大涨,一定程度自然也带动了这类面料产品热销。

 

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年市场听到某些做毛巾、床上用品的贸易企业、印染厂订单好到爆,完全没有淡季的样子。而一些服装企业即使经历了双十一也是衣服愁眉苦脸,销售完全不及往年,库存难以消化。

 

在目前纺织同质化市场下,往年一些不被人所熟知的小众产品、边缘产品,反而成了各种黑马,在淡季中走出一波逆势上扬。

 

推荐文章:

 

气温骤降让人防不胜防,纺织面料市场是否能再次迎来热潮?

人民币汇率上涨,对纺织面料行业有何影响?

热潮已过,市场降温?面料老板:订单又没着落了!